阻垢剂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阻垢剂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【资讯】宜都扫把村如何续辉煌乌泡子

发布时间:2020-11-04 08:41:58 阅读: 来源:阻垢剂厂家

宜都“扫把村”如何续辉煌

三峡晚报

全国讯:

很多年过去了,“扫把村”的扫把还在以极低廉的价格销售,生产模式还是依靠手工,创新意识、科技因素、品牌意识急需注入到这些低层次的竞争资本中……

村民艾家志夫妇正在扎拖把。记者郑联学摄

坐在艾家志的新房里,望着门前刷黑的公路,根本无法想象这栋楼里做出的拖把,卖到了上海、成都。

艾家志是这个“扫把村”发展断代的重要节点。他的父亲艾盛良做出了这个村第一把“商品意义”的扫把,并成就了这个村的传奇。

这个村是宜都市红花套镇杨家畈村。上世纪90年代中期,这个村年产扫把1000多万把,人均5000把。

一度辉煌的扫把村

天还没有亮,杨家畈村的人就起床了,摸黑扛着一捆捆的扫把走向红花套码头。因为天亮了,村里就会有人在路口站岗,“禁止搞副业”。

从红花套码头出发的第一班客船“清江二号”,把一捆捆的扫把运向宜昌。一捆扫把相当于在生产队干一个月的工分,杨家畈的村民们悄悄致富了。

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场景。

第一把“商品意义”的扫把,杨家畈村的人都记不清了。包括艾盛良的儿子艾家志。

杨家畈村村委书记邓代全介绍,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艾盛良在宜昌“捡渣货”,无意中捡到一把棕毛扫帚。

这把棕毛扫帚启发了艾盛良。这个东西技术含量几乎没有,原料也普通,他开始琢磨做扫帚了。第一捆扫帚“偷偷摸摸”运到了宜昌。邓代全说,那个年代一年就有1000多元的收入。这简直是天文数字。

赚钱效应让大家都跟着做了起来。尽管杨家畈村毫无资源优势。

上世纪80年代,从红花套开出的中巴客车,顶棚的货架上都装着一捆捆扫把,运到了当阳、荆门、武汉,甚至更远。

杨家畈村扫把生意的最高峰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。邓代全说,那时每年都保持在1000万把的规模,当时全村只有2400多人。村里超过90%的农户都在做扫把。

为什么会做这么大?邓代全分析,上世纪80年代可能是城市化的开始,需求量猛增。当时湖北省内用的扫把几乎都出自杨家畈村。

娴熟的手工技艺

2分钟零10秒,艾家志就扎好了一把拖把。48岁的艾家志已经扎了30年,“闭着眼睛都能扎了”。

他的工具很简单:一把剪刀。原材料只有三种:尼纶丝、拖把棍以及塑料线。

像艾家志这样的手工作坊,在杨家畈村还有近400个。也就是近400个家庭在农闲之余,扎扫把。30年来,无论是做拖把还是做扫把,工具不外三样:剪刀、梳子和针。

手工作坊也有奇特之处。艾家志的拖把所需要的三种原材料,当地都无生产。尼纶丝是从浙江运回来的,拖把棍从江西采购,塑料线则来自宜昌。包括棕毛扫把,当地并无棕片,最初也是从邻近的长阳购买,后来也是从江西等地购买。

7月7日,下雨了,艾家志闲着。记者问他怎么不扎拖把。艾家志露出淳朴的笑,“不能扎多了,扎多了堆着卖,别人要压我的价”。

尽管如此,这几天还是以“每天200把”的频率在生产。拖把卖给经纪人,经纪人在宜昌等地都开有门面。他家的拖把50%销往宜昌。

艾家志还是忍不住要自夸几句:尼纶丝吸水性强,经久耐用,是他在比较了浙江、山东好几家厂后才确定的。

这并不是艾家志的主业。他更大的精力在于从外地购买扫把原材料,然后卖给或者赊给当地的村民。

和手工作坊守旧相比,进步的是销售方式。当初是一家一户出去推销。有时候两个人一见面,一问,原来你去了上海,他去了成都,都是为了卖扫把。后来变成了集中销售,出现了“贩子”,也就是经纪人。有村民为了考察销售市场,坐飞机的都有。

做大做强的困惑

扫把村做大了,但艾家志感觉利润空间越来越小。艾家志分析,一部分是整体通胀的结果,还有一部分就是他们生产的拖把是低端产品,“,“价格上不来”。

艾家志在浙江等地采购尼纶丝时,常常和外地的扫把厂家有沟通。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安徽的几家扫把厂家,先是改革拖把手柄,如设计成三节可以伸缩的,材料改成不锈钢的;后来改革拖把的“拖毛”。像他采购的尼纶丝,安徽纺织技术先进,他们会将尼纶丝重新打成花,然后纺成线,再合成股,最后用到拖把上。

艾家志羡慕地说,别人的拖把都是放在超市里面,用漂亮的盒子装着卖。而杨家畈村的拖把还是最普通的样式和材质。

记者问他,杨家畈村为什么不顺应这些改革呢?

艾家志坦言难度太大。那些高级拖把生产分工已经很细了,而且还有资金投入,依靠杨家畈村单个的农民投资,来搞改革,“搞不起”。

杨家畈村的扫把产业发展遇到了致命的弱点。邓代全告诉记者,因为是家庭作坊,在税收方面对国家和当地几乎是没有贡献,国家的扶持因此很难关照到,做大做强先天不足。

就连已经很低廉的价格,也无法形成统一。因为是纯手工的家庭作坊,某一个价格,有人认为低了,又有人认为可以了,“农民意识不统一”。

专业合作社的力量

就在记者采访邓代全时,一个小伙子进来找村委会盖章。很巧,这个小伙子想办的事就是筹建扫把专业合作社。

小伙子叫俞杰。申请表上说,俞杰和郑海英等5位村民自愿组建宜都市红花套镇俞杰扫帚洗把专业合作社。

邓代全对这个合作社很支持,村委会答应无偿提供两间房作为合作社办公室。

邓代全说,在杨家畈村,扫把的意义不同一般。以往杨家畈村的人依靠扫把解决了温饱问题,而且走南闯北卖扫把的村民多了,杨家畈村的市场经济观念在宜都也是领先的。

俞杰说,经过统计,目前杨家畈村每年扫把生产规模接近400万把,离辉煌的时期还有很大的距离,成立合作社就是要把“扫把生意”发扬光大。

俞杰说,发扬光大一是要创新,开发新产品;二是把扫把从一个“农闲时的副业”变成专业的工业生产,比如建厂等;三是需要政府扶持,特别是品牌的推广。

记者问他,是否会考虑注册商标等,俞杰说,这个还需要一定的时间。

其实“扫把生意”的榜样就在身旁。杨家畈村的柑橘等土特产都注册了商标。宜都蜜柑、土老憨等当地的“土货”已经实现了产业化的道路,像滚雪球一样,越做越大。

红楼Q梦手机版

征程腾讯版

魔幻客栈手游